2016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 未來幾年內我國將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基礎能力為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朝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發展,培育制造業競爭新優勢。目前有很多省市已將能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和產能的設備、技術列入了為可資助項目, 以示對工業升級的大力支持。
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經驗,分析了目前印刷市場的一些“癥結”,并列出了以德國工業“4.0”為基礎,中國印刷業邁向《中國制造2025》的一些解決方案,供讀者分享。
期刊雜志印刷市場的“癥結”
癥結一:依賴印刷師傅的經驗和責任感
市場上所需要的90%的印刷產品,均是一些普通書籍或消費者還沒使用產品時便會丟棄的包裝盒,而不是需要“慢工出細活”的藝術品。印刷這些印刷產品往往需要依賴印刷師傅的經驗和責任感才能勉強過關,這顯然是非常被動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時只能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去解決,既費時又費事。猶如讓裁縫師父去生產一件市面上只賣幾十元的襯衫, 而大部份生產這些襯衫的工廠都已采用全自動化、標準化生產線制造,以裁縫師父的穩定性、產能和成本去與流水作業式的工廠競爭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以標準化、自動化的印刷流程去印刷產品才會增加市場的競爭力。
“高產能、少出錯”才能有競爭力。
癥結二:對標準化期刊雜志印刷認知不足
在過去幾年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印刷廠領導對標準化印刷流程所能帶來的效益有所懷疑甚至排斥。究其原因,原來這些傳統印刷廠還有一些沒有以印刷標準作為驗收產品要求的買家,且一些傳統印刷廠的老板們大都是傳統印刷師傅出身或本身是業務高手,對過去幾年間興起的標準化印刷認知不足。更有頗多的印刷廠老板認為用作檢測印件標準的4mm色條, 會增加他們的成本,其實有標準色條的印件類似于超市里印有條形碼的貨品,沒有條形碼超市便不能有效地運作,標準色條是進行標準化印刷的基礎。
目前還有不少印刷廠認為除非客戶要求,否則不會采用儀器去量度產品是否符合標準,就算采用儀器去量度產品,所用的量度儀器也大多是老式且沒有定時保養和校準的手動式儀器。
總的來說, 筆者發現就算在期刊雜志印刷業相對比較發達的華南地區,仍有很多印刷廠的高層們, 尚沒開始用心去理解標準化印刷是唯一能提高印刷質量、降低損耗、增加產能的方法。
如何邁向《中國制造2025》
熟知知德國工業4.0的精粹
德國工業4.0的精粹是盡量收集工廠內部所有重要的“事”與互聯網連接,使管理層實時知曉工廠的主要數據信息。具體到印刷行業,是盡量以遠程和實時控制的方式,有效監控、記錄每組印刷機的運行狀況,確保其產品質量和產能均能達到目標要求。
筆者曾做過粗略估計,真正擁有先進設備和技術,并以標準化印刷流程運作的工廠不到市場份額的10%,而這些工廠中能夠不經人手整理便能利用內聯網使管理層可隨時監控每組印刷機運行狀況的工廠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工廠仍需要依靠每臺印刷機的機長將每個工單的印刷表現制成報告, 或需要QC員在現場抄取每臺印刷機的運作報告再交給有關部門審核。這些方法不僅依賴人手, 報告更是滯后的,一旦發現報告內有印刷質量不達標之處,就會失去“病向淺中醫”的時機。